纽约女白领的“反差”生活:每月100块上厕所不用纸吃穿靠捡
发布日期: 2025-03-01 20:33:40 来源: 西餐炉具

  陶渊明先生是著名的田园诗诗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他的对生活的态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他的生活方式。新时代,新社会,新的思想潮流涌现,碰撞。生活在社会上,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理想的生活是要五颜六色,可现实却是乱七八糟。随时代的发展,快餐式的社会悄然来临,熙熙攘攘的世人拥挤行走在喧闹的城市,生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过着独属于自身个人的封闭世界的生活。

  在如今物欲横流、消费至上的世界,一股“反消费”风忽然出现。美国有一部纪录片《省钱出绝招》,这部纪录片是采访记录一些“反消费”的人,观察他们在生活中有哪些节省小技巧。

  在这些被采访的人当中,有一位日裔会计师桥本凯特的“节约”生活让许多观众都大跌眼镜。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历史传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在饭馆和食堂都随处可见。生活在纽约的日裔会计师桥本凯特用她的生活方式真正地践行了这件事。

  桥本凯特生活在纽约,作为会计师的她也是个名副其实的白领。可是谁敢相信,在寸金寸土的纽约,这位白领一个月的生活费居然只需要100元。在《省钱出绝招》中,桥本凯特很愉快的向观众们分享了她的生活。

  从吃穿住行这四个方面来说,桥本凯特生活极尽的节俭。她居住在一栋有着生活基础设施的房子里,可是她从来都不会使用这一些。由于家中房屋自带配置了煤气炉和烤箱,为了省下每个月要交的17元美金,桥本凯特干脆将他们当作储物的台面。

  家中的沙发是在学校的垃圾堆里搬来的,铺上一层布就又能够正常的使用了,连床都是捡来的,几层瑜伽垫就简陋的组成了她的床。家里的家具几乎都是这么来的,在桥本凯特看来,这些根本就不影响她的日常生活,因为在她看来,一切能省钱的行为都是可取的。

  但是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桥本凯特家中没有纸,原来她每次上厕所都是用水解决。在她看来,纸是不能循环利用的东西,是没有必要存在她家中的。

  精确计算着生活的会计师桥本凯特算出洗衣成本需要6美元,作为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桥本凯特为了节约这6美元,每次洗澡的时候就顺便将衣服洗了。同时,为了节约用电和延长衣物的使用时间,她从来不用烘干机。

  除此之外,桥本凯特还向观众们展示了她的日常必备用品,例如洗漱用品、隐形眼镜修复液和卫生棉之类的。当然,这些日常必备品都是免费得来的。她说她会关注购物网站上的一些相关的东西,会提交网络申请和参与网络调查来得到这些。

  对于桥本凯特来说,垃圾桶几乎就决定着她的生活,因为她的日常食物就来自于垃圾桶,翻垃圾桶当然会引起他人一样的眼光,但桥本凯特无视这些,她只是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

  相比于其他的垃圾桶,桥本凯特更喜欢超市的垃圾桶,因为超市通常会将过期或者变质的食物和水果倒进垃圾桶。

  可以说,垃圾桶里面的食物是什么,桥本凯特今日的食谱就是什么,而为了能捡到更多的食物,桥本凯特会特意穿着破旧的衣服去避免被他人驱赶。

  而在穿衣方面,桥本凯特也极简了极致。根据她自己透露,她已经五六年没有买过新衣服了。她寿命最长的一件衣服是一条特意低价淘来的一条碎花底裤,她穿了13年都没有丢弃。尽管这条裤子已经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而变形了,可桥本凯特还是执意用夹子夹住继续穿着。

  不仅仅是底裤,她的内衫也洗出了几个洞了,可她还在穿着。难得去一次服装店,她的目标都是价格最低的那件衣服,标价是10美元的衣服,她只愿意付给老板5美元。

  在一张拍摄图中,桥本凯特躺在床上,我们也就看见了她脚上穿的袜子也在多年的使用中磨损的可以看见脚心了。

  桥本凯特一直以来都过着这样的生活,通过计算之后,我们大家可以知道,按照她的生活方式,桥本凯塔每个月只要消耗100元的人民币。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桥本凯特对待自己的生活能这样的敷衍了事,她可以只吃垃圾桶里的食物,难得她也这样对待她的朋友吗?

  桥本凯特凭借自己的节省且低质量的生活,在短短3年里就在纽约买了一套房。别人或者需要奋斗一生才能得到的东西被她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得到,这无疑是对桥本凯特这种节俭生活方式的肯定。

  当然这也是桥本凯特最自豪的地方,于是当有一个朋友希望向桥本凯特取经学习她的节约方式,桥本凯特很愉快地同意了,她还热情的邀请这位朋友来到她的家里做客。

  在做客的那天晚上,桥本凯特特意拿了一个大袋子去超市的垃圾桶翻找,幸运的是,她找到了一盒没有拆分过蛋糕以及一些被超市丢弃的水果。

  她高兴地捡着这些食物,但是这个途中却被超市的人员驱赶了,桥本凯特笑着却没有走开,继续寻找着今晚待客的食物,因为她认为一旦东西进了垃圾桶那就是公用的。

  桥本凯特难得地打开了煤气,煮了一锅捡来的食物,等朋友到了家中做客,她热情地邀请朋友坐下享受晚餐。桥本凯特的朋友看着眼前散发着奇怪味道的大杂烩开始迟疑了。

  看出了朋友的迟疑和窘迫,桥本凯特这才觉得有些不妥,于是她将刚刚在垃圾桶里捡到的没有拆盒的蛋糕拿出来招待朋友。朋友还是没有吃,最后等到朋友告辞之后,桥本凯特在采访中说她再也不会用垃圾桶里的食物招待朋友了。

  几年前的经济危机让桥本凯特丢失了工作,在没有工作的时间里她受尽了穷困潦倒的日子,那段苦不堪言的时间让她深刻地了解到:没有钱,是活不下去的。

  她在采访中说“我一直都比较节俭,但是当网络泡沫破灭被解雇后,开始变得极端起来。我认识到没什么工作是有保障的,我必须节俭生活,以防万一再次被解雇。”

  于是尽管在后来桥本凯特赚到了钱,却也还是对自己极尽的抠门。对她来说,每个月只花100元是为了日后更好地面对意外突发事件,也只有这种几乎病态的执着才能给予她安全感。

  诉不尽的穷人苦,打不尽的毡上土。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可能不能理解和体会这种桥本凯特这种节约到极致的生活。桥本凯特追求的生活是大部分人不能理解的,但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节约的看法不同,自然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

  苏格拉底说:“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这句话确实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每个人活在这世上,总要有自己追求的东西,也有必要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