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烤鸭”团队的覆灭之路烤鸭成本3元不到自己都不敢吃
发布日期: 2024-12-17 18:25:08 来源: 西餐炉具

  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都市,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与希望,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涌来,

  而北京烤鸭,作为这座城市的美食名片之一,更是吸引着无数食客的味蕾,那皮脆肉嫩、香味四溢的烤鸭,曾让多少人回味无穷,然而,谁能想到,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竟隐藏着一个如此黑暗的“黑心烤鸭”产业链。

  在那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执法部门接到了一封神秘的举报信,信中言辞恳切地指出,市场上存在着大量低价的“黑心烤鸭”,这些烤鸭不仅质量低劣,而且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这件事的起因是一位网友在论坛上发布了名叫《我在北京被骗了》的帖子,这位网友是来北京出差,临走时就想带走几只大名鼎鼎的北京烤鸭让家人尝尝。

  于是网友便在网上购买了几只真空包装的烤鸭,想着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可是等到他回家拿出烤鸭之后,却傻了眼!

  映入眼帘的不是焦香酥脆的烤鸭,而是骨肉分离的红色糊状物,还散发着很难闻的味道,不仅如此,袋子里送的甜面酱和配菜比肉都要多,把烤鸭拿出来也是黏腻又难闻,实在是让人下不去嘴!

  这篇帖子很快就引起网友们的激烈讨论,慢慢的变多的人表示感同身受,自己也买到过这样的烤鸭,就没有办法食用,因此很多人也直接举报到了有关部门,要求整治一下不良商家。

  一些记者开始伪装成顾客进入到卖特产的店里,店员看记者穿着打扮一副很有钱的样子,就推荐一些包装精美、色泽鲜艳的烤鸭,价格也是非常的昂贵,动不动就是666元、888元。

  当记者询问有没有便宜一点的烤鸭,店员露出非常鄙夷的神情,从角落里拿出15元、20元的烤鸭,但包装也是一样的精美。

  “送人啊,包装精美就好了,这么便宜还想要什么质量?”店员非常无语的对记者说道,殊不知,他的这幅嘴脸已经被记者的手机偷偷录了下来。

  找到了证据,警方便开始做多方位的调查,2011年5月25日,警方最终发现所有的烤鸭都来自于一个名叫张跃峰和孔老二组成的团伙中,两人看着一个比一个老实,可是心眼却一个比一个坏。

  这些“黑心烤鸭”的制作的步骤简直令人作呕,它们大多是由一些劣质的鸭架、碎肉甚至是不明来源的肉类拼凑而成,为了让这些劣质的烤鸭看起来更诱人,不法分子们使用了大量的化学添加剂和色素。

  这些添加剂和色素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而且严重违反了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规。

  “黑心烤鸭”团伙的成员们,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可谓是不择手段,他们从各地收购廉价的鸭架和碎肉,然后在简陋的作坊里进行加工。

  作坊里环境非常恶劣,地上、桌子上、到处都是流的脏水,苍蝇满天飞,工人们没有一点的卫生保护措施,直接用手接触这些劣质的鸭肉。

  这些所谓的“北京烤鸭”,成本竟然只有两块多,很难来想象,一只烤鸭的成本可以低到如此地步。

  在加工过程中,他们大量使用工业盐、苏丹红等有害化学物质,只为了让烤鸭的颜色更加鲜艳,但是口感就难以恭维。

  而这些化学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对人体的肝脏、肾脏等器官导致非常严重的损害,甚至有可能引发癌症等重大疾病。

  执法部门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后,果断采取了行动,一场大规模的打击“黑心烤鸭”行动迅速展开。

  执法人员们兵分多路,对“黑心烤鸭”的生产作坊、销售点进行了全面的清查,在行动中,他们查获了大量的“黑心烤鸭”成品和半成品,以及用来生产的化学添加剂、色素等物品。

  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个团伙的成员们自己都不敢吃这些“黑心烤鸭”,他们深知这些烤鸭的危害,却依然将它们推向市场,坑害无辜的消费者,他们的良心何在,他道德底线又在哪里?

  执法部门深知,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他们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和监督,提高了对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处罚力度。

  在这场食品安全风暴中,我们正真看到了执法部门的坚定决心和果断行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了百姓的餐桌安全。

  我们也应该从中吸取这次的教训,提升个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在购买食品时,我们要挑选出正规的渠道,购买有质量保证的食品,别贪图便宜,购买那些来源不明、质量低劣的食品,这样才可以真正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黑心烤鸭”的覆灭是一个警示,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一起努力,携手打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让我们的餐桌上不再有“黑心食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全聚德遭遇“李鬼”,5万多只假烤鸭被卖给游客》——2017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