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与刀叉中西方文明共存互鉴
发布日期: 2025-03-11 05:24:32 来源: 烤箱

  英国著名作家鲁德亚德·吉卜林曾说,东方与西方永远无法完全理解对方。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东方和西方是可以相互理解的,现在的问题是西方没能很好地了解东方。在我结束使英任期时,一些朋友问我,11年里最令我遗憾的是什么。我说,中英之间仍存在很大的“了解赤字”和“认知赤字”。

  我和我的夫人华很高兴首次参加筷子俱乐部的活动(2010年10月19日,英国皇家学会)。2010年初我刚来到英国不久,就听说有筷子俱乐部这么别具一格的民间组织在推崇中华美食,宣传中国文化,促进中英了解。我很喜欢“筷子俱乐部”这个可谓形神兼备的名字,因此,我想从筷子谈起。

  第一点,我认为筷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餐具,是历史的选择和文化的反映。三千多年来,中国人为什么保留了使用筷子的习惯,我认为这与中国长期的农耕文明和饮食结构有关。中国人的饮食一直以谷物等种植物为主,即使食肉,也一直如孔子所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因此,餐桌上一双细细的筷子足矣。可见,使用筷子是由中国的经济、历史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筷子是这样,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模式也是这样。中国的社会制度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多样性所做的贡献。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则是中国人民根据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开辟出来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

  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备食图,展现古人在厨房中备食的场景。其中一人手拿筷子,正夹取菜架上晾晒的菜放进腌菜缸

  为什么西方人使用刀叉吃饭呢?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并没有考证过。但是直觉告诉我,当你面对盘子里的一大块牛排时,筷子尽管不能说完全没用,但肯定比不上使用刀叉的那份优雅。这是由于中西方饮食结构、食物制作的过程不同,在餐具上体现出了区别。但无论使用何种餐具,都不会妨碍我们享用本民族的美食。广而言之,只要东西方国家依据自己国情选择政治制度和经济模式,也就不会妨碍我们享用发展的盛宴。

  中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模式与西方不同,但并不影响中西方的和平共存、共享繁荣。从人类历史上看,正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接触和吸纳,才导致了新观念的萌芽,产生了新思想的火花,孕育了人类文明今天的成果。

  我高兴地看到,今天到中餐馆就餐并使用筷子的外国人慢慢的变多,同时许多中国人拿起刀叉吃顿西餐也轻松平常。

  北宋《文会图》描绘了当时文人雅集的场景,文士们围坐案旁,案上摆设有杯盏、果盘,以及筷子

  处理好中西方关系,相互了解和尊重是关键。我一直认为,中国对西方的了解比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要多得多。这还在于,近现代一百多年来中国一直在虚心地学习西方。今天,中国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学习英文。而西方有些人总丢不掉“文明优越论”,总觉得自身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高人一等,视自己的价值观为“普世价值观”,总想把别人的文化变成自己的“亚文化”。他们不愿也不想正视中国的变化,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感到不适应、不舒服,总想把这种情绪发泄出来,不断给中国制造困难和麻烦,唯恐中国不乱。我确信,这些人不代表西方社会的主流,他们阻止不了东西方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的大趋势。我认为,实现文明和平共存、共同进步,需要承认不同文明的平等地位,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其他文明,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学习。因此,中国主张“和而不同”,主张“求同存异”,主张“取长补短”,主张“和谐世界”。和谐世界,这是充满东方智慧的词,同时这也是最符合世界根本利益的思想。

  中英关系是当今世界很重要的一组大国关系,我有时认为,中英关系就好比一双筷子。

  第一, 筷子是没有长短、不分左右的,中英关系也是平等的。中英是合作伙伴,既然是伙伴,两国关系就应当建立在互相尊重、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就应当加强战略互信,妥善处理分歧。

  第二, 筷子用起来讲究协调与配合,中英关系也需要加强合作。今天的中英关系,早已超出了双边范畴,具有全球性和战略性。中英关系要想发展得好,双方一方面要加强在双边经济、教育、文化等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扩大利益基础,造福两国人民;另一方面应当在国际事务中携手合作,同舟共济,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第三, 筷子不仅是用来夹食物的,关键是要把食物夹起来送到嘴里,中英关系也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的提高发展。过去十多年来,中英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5月英国联合政府执政以后,致力于发展“更紧密的英中关系”。中方也格外的重视发展中英关系,愿与英方一起努力,推动中英关系朝着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方向不断迈进。同年11月,卡梅伦首相即将对中国进行首次正式访问,这是中英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必将对双边关系起到逐步提升作用。

  来源:刘晓明著《大使讲中英关系》,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8月出版举报评论1

  筷子代表天圆地方,既是用餐工具,也是中国哲学文化!西方人,游牧加海盗的后代,不会烹饪,要不生吃,要不大块,只能用刀钗!本是一种野蛮的保留。无意贬低!只是近代西方工业革命强大了以后,主导了世界秩序。被人们包装成了文明与优雅!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