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新鸡排、锅圈食汇……这八大品牌撑起餐饮连锁的万店时代!
发布日期: 2024-12-28 19:50:54 来源: 烤箱

  在当今商业的宏大舞台上,连锁餐饮行业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迈向万店时代,成为经济领域一道独特且耀眼的风景。

  2017年,正新鸡排率先达成万店规模,开启了连锁餐饮规模化的新纪元。此后三年,华莱士、绝味鸭脖、蜜雪冰城依次踏入“万店时代”。

  2023年,瑞幸咖啡、肯德基、锅圈食汇又集体加入万店阵营。2024年,库迪咖啡更是仅用两年就突破10000家门店,其惊人的扩张速度令人咋舌,仅用短短两年便跨越了瑞幸咖啡六年的门店征程。

  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蜜雪冰城全国门店超过了3.2万家;瑞幸咖啡门店2.1万余家;华莱士门店已有2万余家;绝味鸭脖门店1.4万余家……

  另外,塔斯汀门店数量已经增长至8800多家,相较于2023年底,新增了2000多家门店;麦当劳也加速了其门店扩张的步伐,目前拥有超过6700家门店;杨国福麻辣烫2023年门店也突破70000家……

  万店品牌屹立于市场潮头,千店品牌加速追赶,彰显出连锁餐饮的强劲活力与巨大潜力。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全球门店数已超越36000家,其中国内门店数为32180家;同时在海外开设约4000家门店,成为东南亚市场排名第一的现制茶饮品牌。

  从门店数量来看,蜜雪冰城不仅在国内遥遥领先,且已成为全世界第五大连锁餐饮品牌,仅次于麦当劳、赛百味、星巴克和肯德基。

  蜜雪冰城成立于1997年,用了20多年时间突破万店,但突破2万家店只用了1年多。重点是,蜜雪冰城以门店体量为依托,在供应链环节中不断强化降本增效。

  平价亲民,俘获大众:蜜雪冰城将产品价格牢牢锁定在3-10元的亲民区间。蜜雪冰城以实惠的价格满足他们的味蕾需求,从而赢得了广泛的花钱的那群人,为品牌的下沉扩张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供应链强,成本可控:蜜雪冰城深知供应链对于成本控制的关键作用。大规模地采购原材料,凭借着强大的议价能力减少相关成本;同时,自建生产基地,从源头上保障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成本的可控,为其低价策略提供了坚不可摧的后盾。

  营销创新,深入人心:蜜雪冰城在营销领域的创新堪称一绝。一曲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品牌歌曲和雪王品牌形象,如同魔法咒语一般,迅速在大江南北传唱开来。

  华莱士,由温州商人华怀余与华怀庆共同创立,于2001年以八万元的初始资金,在福州师范大学门前开设了首家门店。凭借其低价策略与合作连锁的商业模式,迅速实现了规模的扩张。

  至2023年,华士食品(华莱士的上市主体公司)已实现营业收入88.19亿元,净利润达到2.58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3.45%和52.99%。

  截至2024年11月,华莱士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已超过20000家,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肯德基与麦当劳国内门店的总和。

  与此同时,华莱士在美国洛杉矶罗兰岗开设了其在美国的首家门店,门店招牌以全英文的“WALLACE”呈现,价格策略上也延续了国内的亲民路线个汉堡”的促销活动。

  如果要总结一下华莱士成功的原因,那么最直观的当然是接地气的价格和平民化路线了。

  价格利器,抢占市场:华莱士以平价策略赢得市场,其套餐价格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提供丰富西式快餐选择,无须担心钱包压力,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标准流程,高效出餐:华莱士在产品制作上实现高度标准化,员工按流程操作,快速制作美味快餐,满足现代消费者快节奏生活需求,提升顾客体验和满意度。

  加盟扶持,携手共赢:华莱士为加盟商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专业选址指导、统一装潢的风格、一站式设备采购、人员招聘建议、开业筹备协助及运营管理培训,吸引投资者加入,为品牌扩张注入动力。

  2017年9月,瑞幸咖啡成立。之后,瑞幸通过多轮融资获得资金,实施市场教育、快速扩张门店和产品迭代更新。

  到2023年6月底,仅用5年半时间,瑞幸在中国的门店数量达到10000家,成为中国第五个万店餐饮品牌。

  根据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瑞幸咖啡目前运营着21343家门店,包括少数位于新加坡的门店。在这些门店中,有13936家是自营门店,而联营合作门店的数量为7407家。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瑞幸咖啡通过加盟模式实现进一步扩张的潜力依然巨大。

  第三季度,瑞幸咖啡门店规模持续扩大,实现净新开门店1382家,其大规模的门店扩张也有迹可循。

  价格亲民,打破陈规:它打破了传统咖啡行业的高价定位,推出了一系列价格亲民且口感不错的咖啡饮品,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其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通过自主研发的APP和小程序,实现线上下单、线下取货或配送的便捷服务,大幅度的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便利性。

  营销多元,热度不断:瑞幸咖啡在营销上不停地改进革新,推出联名产品和优惠活动,保持品牌热度和吸引力。同时,注重产品研制和品质提升,不断推出新口味咖啡和周边产品,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多样化需求,构建起庞大的花钱的那群人和门店网络。

  在那个时期,卤味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煌上煌、周黑鸭、久久丫等品牌纷纷崛起。为实现弯道超车,绝味采取取加盟的扩张模式,通过饱和式开店,从而形成品牌效应。

  2017年,绝味食品成功在上海交易所上市。自此,绝味开始了更快和更标准的复制。2019年,绝味食品的门店突破了一万家。

  根据2024年半年报的披露,绝味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总数达到14969家,相较于2023年底的15950家会降低。即便如此,绝味在卤味江湖中仍一骑绝尘,其成功的关键在于:

  品质严控,口碑至上:其成熟的体系,通过严格的加盟商筛选与培训机制,确保了各门店产品的质量与服务的一致性。

  冷链护航,新鲜直达:绝味鸭脖建立了完善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能够将新鲜制作的卤味产品快速、安全地配送到全国各地的门店,保证了产品的口感与品质。

  品牌塑造,形象鲜明:绝味鸭脖注重品牌形象塑造,通过统一的门店家装设计风格、时尚的包装设计以及持续的广告宣传,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在全国范围内积累了大量忠实粉丝,门店数量稳步增长,成为万店连锁品牌中的佼佼者。

  1995年,正新鸡排的创始人陈传武从速冻代理生意起步。到了2000年,陈传武在温州市瑞安大街开设了第一家“正新小吃店”,这标志着正新鸡排辉煌时代的开始。

  当时,他借鉴了台湾街头小吃的经营模式,经营正新食品店,提供奶茶、关东煮、烤串等流行的街头美食,绝大多数都是“紧跟市场热点,销售热门商品”。

  2013年,H7N9禽流感病毒迸发了。在企业生死存亡之际,已有500家直营店的他,做出了一个改动正新轨迹的决议——开放加盟。此后,正新鸡排门店数迅速增加,2017年累计签约1万家门店,2021年累计签约2.5万家门店,至今仍保持1.1万+门店在运营。

  聚焦单品:正新鸡排以其招牌鸡排产品迅速走红市场,成为小吃类连锁餐饮的代表品牌之一。其成长路径的重点是产品的特色与标准化制作,标准化制作保证品质稳定和一致性。

  灵活多变:正新鸡排其灵活的门店经营模式,除了传统的街边店,还积极拓展商场店、社区店等多种业态,扩大了品牌的覆盖范围。

  品牌符号:通过明星代言、广告投放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了众多加盟商加入,借助加盟扩张的力量,门店数量快速突破万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正新鸡排热潮。

  作为中国首家西式快餐连锁品牌,肯德基于1987年在北京前门开设了其首家门店。

  在某种程度上,肯德基可被视为中国餐饮连锁化经营的先驱。受其影响,国内涌现出了一批采用连锁经营方式的餐厅。三年后,麦当劳进入中国,开启了追赶步伐。

  2023年12月15日,肯德基京杭大运河餐厅在杭州武林门码头盛大开业。这一事件标志着肯德基在中国的门店总数正式跨过了10000家的里程碑。

  截至2024年9月底,百胜中国在全国合计拥有门店15423家,较上年末净增门店1217家,其中肯德基11283家(前三季增987家)、必胜客门店3606家(前三季增294家)、另外的品牌门店988家(前三季度减64家)。

  自2017年起,锅圈在河南郑州发迹,借助当地较为经济的房地产成本优势,迅速在下沉市场扩张网点,并逐步向一线城市拓展。

  仅用3年时间便实现了百亿营收,6年时间达到万家门店的规模,创造了现象级的商业奇迹,成为近年来食材行业中最引人注目的黑马之一。

  目前,其门店网络中超过七成位于地级市、县级市及乡镇,充足表现了“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成功,尤其是社区门店的布局,进一步贴近消费者生活圈。

  此外,锅圈还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和制作流程来减少相关成本。在中餐标准化难题上,锅圈选择了火锅和烧烤作为切入点。而在预制菜领域,锅圈则提出了“预制食材+消费者烹饪”的解决方案。

  锅圈通过整合全产业链资源,专注于食材领域的单品冠军打造。拥有5家产值超过百亿的产业园,以及万家门店的赋能,成功引爆了全国市场。

  2022年10月22日,库迪咖啡在中国福州开出首店。仅用一年时间,其门店达到7000家左右。

  2024年10月22日,库迪咖啡在品牌成立两周年之际宣布,全球门店数正式突破10000家,第10000家门店位于卡塔尔,其品牌门店已覆盖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

  窄门餐眼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库迪国内门店数量达7412家,这也代表着其海外门店数量已突破2000家,展现了库迪全球布局的强劲势头。

  9块9之战还在焦灼,库迪却吹响了胜利的号角,这背后离不开其全球供应链基地的打造。

  这包括了大众化的产品线(确保行业天花板足够高)、主打性价比(使大众能够轻松消费)、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为价格上的优势提供保障)、低门槛的开店模式(便于扩张)、对下沉市场的深入挖掘(确保市场潜力巨大)、以及品类的精简化策略(通过大单品引流)等。

  首先是极致的供应链。比如锅圈食汇向供应链上游延伸的“单品单厂”模式,以集中的规模换来生产效率、供应效率;比如蜜雪冰城打造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运营管理”的三位一体产业链,来做大加盟模式;比如瑞幸咖啡烘焙好的咖啡豆在48小时内,从仓库进入瑞幸全国两万家门店……

  极致供应链打造极致的产品价格,中国的万店餐饮品牌走的都是平价路线。亲民的平价餐饮,才是中国普通人最普遍的选择,行业天花板也足够高。

  其次是聚焦下沉市场。中国约10亿人口规模的下沉市场里,隐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正新鸡排们通过供应链赋能品牌,以“极致性价比或者极致体验感”的价值主张下沉至三线以下的市场,通过将门店迅速扩张。

  此外,快速扩张的一个关键动作,是单品聚焦。纵观连锁门店,它们都有自己的冠军产品,正新是鸡排,蜜雪冰城是柠檬水,瑞幸是生耶拿铁,绝味是鸭脖……专注于冠军单品,不仅助于品牌势能打造,还可将供应链和制作流程与工艺极度标准化,形成了便于复制的模型。

  2024年,餐饮行业闭店潮哀鸿遍野,头部连锁餐饮却加速开店收割,人和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无数从业者有了体感落差。

  过去几年餐饮走得太快,摔倒一大片。在规模扩张道路上狂奔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相较于速度的快慢,保持稳健的步伐更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