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又一“网红”服务区要来了!超级工程迎来数百名“特殊客人”_案例展示_米6app官网登录客户端-下载
江门又一“网红”服务区要来了!超级工程迎来数百名“特殊客人”
发布日期: 2024-12-28 19:50:12 来源: 案例展示

  珠江西岸、南海之滨,秋阳温醇如酒。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拥有世界最大跨径三塔公路斜拉桥的黄茅海跨海通道身姿挺拔、格外优美。11月30日,近300名建设者带着自己的家属,在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全线开通之际,回到曾奋斗过的现场,他们难掩激动心情。

  11月30日,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建设者回归暨媒体开放日活动举行。图源:江门市广播电视台

  振华重工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项目管理田相才:“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夜间架桥,披星戴月,看着它一步一步建设起来,所以我觉得参建者对这个桥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工程技术部副主管郁德礼:“我也是第一次真正地体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成就感。”

  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工程部副经理邹威:“我们克服了困难,而且实现了我们最开始的设想,这一刻我感觉到很开心。”

  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工程技术部主管、工程师张歌:“我是2021年8月1日接到调令过来,我的两个孩子是在8月2日出生,感觉他们是跟着黄茅海跨海通道一起成长,很高兴他们也算是参与到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中来。”

  保利长大黄茅海T5标施工技术员马倩倩:“我在这里收获到了很多,收获了成长的经历,然后也收获了友谊和爱情,重要的是,我也参与建设了黄茅海跨海通道,我感到无比自豪。”

  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者家属邵世佳:“我的内心为我的先生以及这一个项目感觉到很骄傲。虽然平时他回家的时间,对于家庭的照顾会稍微少一点,但能看到这个项目建设得如此之好,咱们国家也慢慢变得繁荣富强,我的内心感觉到很骄傲和自豪。”

  11月30日,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建设者回归暨媒体开放日活动举行。图源:江门市广播电视台

  黄茅海服务区位于 黄 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靠近 台山出入口一侧, 是整个项目唯一的服务区。

  目前,服务楼内部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 但其外观已然初露真容,细节处处展现了“侨”元素,服务楼 整体犹如一座海边灯塔, 指引着游子回来的路。

  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工程技术部主管张歌表示,2024年2月,黄茅海服务区被正式纳入广东省特色服务区建设项目当中。该服务楼的整体设计理念是以侨乡风韵为基调,旨在展现侨乡独特的建筑风格。其中,服务区的中庭还设有文化长廊,专门用于展示江门、台山的地方特色与文化。目前,服务区的招商工作已全面完成,便利店内已有50个品类的台山特色农副产品有专门的展柜供销售。

  据悉,服务区总建筑面积为9892平米, 开设加油站、充电车位,南区、北区提供265个停车位。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后,该服务区将成为展示江门城市形象的新窗口。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的跨海通道工程,也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跨海通道重大工程,项目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于2024年11月通过交工验收,计划12月建成通车。项目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起于珠海市平沙镇,终于江门市台山市斗山镇,全长约31公里,跨海段长度约14公里,设置高栏港大桥(主跨700米双塔单跨)、黄茅海大桥(2×720米三塔双跨斜拉桥)2座主桥,隧道2座,互通4座,服务区1处,其中黄茅海大桥建成后变成全球上跨径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桥。项目通车后,珠海至江门的通行时间将从1个多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项目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设计常规使用的寿命100年。项目由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主要有保利长大、中交路建、中铁大桥局、中交二公局、广东华路等31家单位参与项目建设。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建设秉持“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环保美观、社会认可,建世界一流跨海大桥、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的建设理念,主要有“理念先、创新强、品质高、效率优、惠民生”五大特色亮点。

  (一)理念先:设计理念先行。项目在设计阶段,建筑美学、绿色公路理念先行。通过区域环境和文化分析抽取“圆”“柱”作为基本元素,追求简洁、优雅的建筑风格,结合桥梁功能需求和结构力学特征,立足总体线形美学设计、桥跨空间比例设计、桥塔美学设计、主梁美学设计、主梁与桥塔美学融合设计五大方面,充足表现桥梁的韵律美、流畅美。

  项目致力打造“最美绿色跨海通道”的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在设计选线阶段,项目路线布设注重生态选线、环保选线,主动避绕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国内公路建设行业首次开展施工建设对鸟类生态声景监测和生态响应评估分析,利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分析黄茅海施工梯度ECO的健康状态和变化,维护白鹭等鸟类生态活动,为绿美生态保驾护航。通过在设计阶段推行建筑美学、绿色公路理念,以及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项目最大限度地保存岭南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使线路拥有厚重而独特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文化之美。行驶黄茅海跨海通道沿线,可以观赏到“海上小蛮腰”“五塔和谐音阶”“TY型引桥墩”“白鹭共舞”“碧波游龙”等建筑景观、自然美景。

  (二)创新强:七大技术创新。一是首创了双曲面独柱式钢筋混凝土索塔新结构。项目主桥采用了独柱式塔-分体钢箱梁-空间索面的斜拉桥,其中黄茅海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径三塔公路斜拉桥;二是首创了海中超大跨多塔斜拉桥高性能结构体系及减震耗能装置;三是发明了分体钢箱梁颤振涡振气动控制措施,首次提出了“风嘴+水平隔涡板+下中央稳定板”综合气动措施,并首次开展全桥涡振风洞试验做验证,没有观测到涡振现象,结果优于世界最严涡振评价指标;四是构建了双曲面异形索塔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体系;五是研发了全离岸海洋环境下TY型墩及大跨度钢箱梁实施工程技术;六是改进了超宽分体钢箱梁施工线形操控方法;七是攻克了基于单北斗的跨海精密控制测量技术。首次建立了以北斗系统为主的跨海桥梁工程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

  (三)品质高:百年品质工程。作为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一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项目以工程质量安全耐久为核心,强化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建立现代化工程管理制度体系,项目的异型索塔、墩柱、盖梁、节段梁均实现部品化,并搭建了基于BIM的一体化项目协同管理平台,研发了变截面塔柱模板自适应爬升系统、大型钢箱梁建造原有设备智能升级等十大新装备新工艺,实现了项目的快速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安全环保建造。

  (四)效率优:更新建设速度。项目自2019年1月开始筹建,2020年6月开工,预计2024年12月建成通车。项目克服三年疫情的不利影响,高速高效完成了项目建设,以“黄茅海速度”更新了跨海通道建设速度。从筹建到建设完成的6年时间里,项目工程技术团队和广大一线建设者餐风饮露、呕心沥血,克服重重困难,打造了黄茅海跨海通道这一精品工程。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多位工程技术人员获得省级以上荣誉,涌现出许多人物和团队,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五)惠民生:带动沿线发展和联通交流。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后,从珠海到江门及粤西地区时间将缩短约30分钟,将与珠江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项目建成恰逢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将进一步密切广东和港澳联系,有力实现珠江口、黄茅海等出海口的东西向联通,更好带动大湾区与粤西地区的产业、科技、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提升资源要素流动配置,强化和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高栏港和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等联动发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著名侨乡——江门至港澳地区的通行时间将缩短至一小时左右,黄茅海跨海通道将成为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通过港珠澳大桥最便捷的往返江门之路,侨乡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